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英特尔:昔日芯片霸主的黄昏挽歌

发表时间 : 2025-04-09 15:40:49  来源 :   浏览 : 1

  

英特尔:昔日芯片霸主的黄昏挽歌

  自 1968 年创立以来,英特尔便开启了它在半导体领域的传奇之旅。在早期,英特尔专注于半导体存储器的研发与生产,1969 年推出的首款产品 ——3101 静态随机存储存取器,为其在市场中赢得了立足之地。

  真正让英特尔大放异彩的,是 1971 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 —— 英特尔 4004 。这款微处理器虽在今天看来性能有限,但它的诞生却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的发展轨迹,开启了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大门,让计算机从大型机房中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此后,英特尔不断推陈出新,1972 年推出性能是 4004 两倍的 8008 微处理器,1978 年推出首枚 16 位微处理器 8086 及配套的数学协处理器 8087,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引领着计算机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1993 年推出的奔腾处理器 Pentium,采用了 0.60 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 320 万个晶体管组成,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晶体管数量,增强了浮点运算功能,还将工作电压降至 3.3V,工作速度更是达到了工作站处理器的水平。它的出现,让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也让英特尔在 PC 处理器市场的霸主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此后,英特尔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不停地改进革新的精神,持续推出性能更强大的奔腾处理器系列,如 Pentium Pro、Pentium II、Pentium III 等,在 PC 处理器市场上可谓独领风骚。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英特尔同样表现出色。

  2001 年,英特尔推出 64 位服务器处理器 Itanium,这款处理器的问世,让英特尔在服务器市场彻底超越了 RISC 处理器的代表 —— 太阳公司。凭借着在 PC 与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双丰收,英特尔的市值一路飙升,在 1999 年市值最高突破 5000 亿美元,最高峰达到 5090 亿美元,成为了半导体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

  1991 年推出的 “Intel Inside” 营销活动,通过与 PC 制造商合作,在 PC 产品上显著标识 “Intel Inside”,成功地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消费的人心中,极大地提升了英特尔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在研发技术方面,英特尔从始至终坚持投入大量资源,拥有一支由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开发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着英特尔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同时,英特尔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前沿技术,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英特尔的辉煌成就不仅改变了半导体行业的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整个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的提升,让计算机成为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盛极必衰似乎是商业世界的铁律,即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英特尔也难以逃脱这一命运。

  随着科技的快速的提升和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英特尔在多个领域逐渐陷入困境,业绩下滑、市场占有率被竞争对象蚕食等问题接踵而至,曾经的辉煌逐渐被阴霾所笼罩。

  曾经,英特尔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 PC 芯片市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几乎成为了 PC 芯片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竞争对手 AMD 的强势崛起,英特尔的市场占有率不断被蚕食。

  AMD 推出的锐龙系列处理器,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和强劲的性能,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以 2024 年第一季度为例,据 CPU 市场跟踪机构 Mercury Research 的报告数据显示,AMD 在整个客户端市场的单位份额达到了 16.3%,收入份额为 20.6% ,其单位份额同比增加了 3.6 个百分点,收入份额增加了 3.8 个百分点。

  在台式电脑处理器方面,AMD 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占据了 23.9% 的单位份额和 19.2% 的收入份额,高于去年同期的 19.2% 和 15.4%。在移动领域,AMD 的单位份额从 2023 年第一季度的 16.2% 上升至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19.3%,收入份额从去年同期的 10.9% 大幅升至第一季度的 16.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特尔在 PC 芯片市场的份额却在不断下滑,其在 MPU 整体市场占有率环比下降 100 个基点,从 2023 年第四季度的 71.7% 下降至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70.7%。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数据中心对芯片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特尔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虽然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近年来也开始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2024 年第二季度,英特尔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业务营收为 40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竞争对手 AMD 凭借着 EPYC(霄龙)处理器,在数据中心市场不断攻城略地。

  2024 年第一季度,AMD 在数据中心 CPU 市场的服务器处理器数量占比达到了 23.6%,服务器 CPU 收入占比达到了 33%,相比 2023 年第一季度的 18% 和 27.8% 有了显著提升 。此外,一些新兴的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发力数据中心市场,给英特尔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的提升,AI 芯片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英伟达凭借其在 GPU 领域的技术优势,迅速在 AI 芯片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据统计,英伟达在数据中心用 AI 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 80%。而英特尔在 AI 芯片领域的布局相对较晚,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其在市场上的份额较小。

  尽管英特尔近年来也在加大对 AI 芯片的研发投入,推出了如 Gaudi 3 等产品,但与英伟达相比,仍存在比较大差距。例如,英伟达的 H100、H200 等芯片在性能和算力上都领先于英特尔的同种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受客户青睐。在 AI 芯片市场的竞争中,英特尔不仅面临着技术上的挑战,还需要在生态建设方面付出更多努力,以吸引更加多的开发者和企业使用其产品。

  英特尔曾经在制程技术上一路领先,是行业的标杆。然而,近年来英特尔在 7 纳米芯片制程技术上却遭遇了严重的瓶颈,多次跳票,这成为了其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阻碍。

  英特尔原计划在 2021 年开始生产第一批 7 纳米芯片,然而,现实却给了它沉重的打击。2020 年,英特尔宣布 7 纳米制程工艺存在 “缺陷”,导致生产进度落后于内部产品路线图一年时间,芯片上市时间推迟 6 个月,至少推迟到 2022 年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半导体行业引起了轩然。英特尔股价应声暴跌,投资的人对其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与英特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积电和三星在先进制程技术上却取得了飞速的进展。

  台积电早在 2018 年就实现了 7 纳米制程芯片的量产,2020 年更是成功量产了 5 纳米制程芯片,并且在 3 纳米制程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于 2022 年实现了量产。三星同样不甘示弱,在先进制程领域不断发力,2022 年也实现了 3 纳米芯片的量产,并且率先采用了 GAA 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

  英特尔在 7 纳米制程技术上的滞后,使其在高端芯片市场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许多原本选择英特尔芯片的客户,为了追求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性能,纷纷转向了台积电和三星等竞争对手。例如,苹果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曾经是英特尔的重要客户。

  然而,由于英特尔在制程技术上的落后,苹果慢慢地减少了对英特尔芯片的采购,转而与台积电合作,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技术生产芯片。这不仅导致英特尔失去了苹果这一重要客户,还对其品牌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其他潜在客户对英特尔的产品也产生了疑虑。

  全球疫情的爆发,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电子科技类产品市场也未能幸免。

  在疫情初期,由于人们居家办公、学习和娱乐的需求增加,电子商品市场迎来了一波短暂的繁荣。然而,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弱。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8%,环比下降 12%;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减少 5.5%,降至 7891 万台。这种市场需求的减弱,对英特尔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英特尔主要生产的是用于 PC 与服务器的芯片,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其芯片销量下滑,营收也随之下降。

  随着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 PC 与服务器领域,而是更看重芯片在这些新兴领域的性能和适用性。

  在云计算领域,数据中心需要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来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存储。

  例如,亚马逊的 AWS、微软的 Azure 等云计算平台,对芯片的计算能力和能效比有着极高的要求。在 5G 通信领域,基站和终端设备需要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低延迟的芯片。物联网设备则需要体积小、功耗低、功能集成度高的芯片,以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其传统的芯片产品在性能和功能上,难以满足新兴技术领域的需求。在 5G 芯片市场,英特尔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小,远远落后于高通、华为海思等竞争对手。在物联网芯片领域,英特尔也面临着来自众多新兴芯片企业的激烈竞争,市场占有率不断被挤压。

  公司决策缓慢,执行力不足,导致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在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挑战时,英特尔的决策层未能及时做出有效的战略调整,使得公司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逐渐处于被动地位。

  2020 年 7 月,英特尔解雇了总工程师默蒂・伦杜钦塔拉,他曾被认为是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Bob Swan 后的二号人物。

  2023 年 12 月,英特尔 CEO 帕特・格尔辛格在上任三年后被迫离职,原因是董事会对他重振公司的计划失去信心。

  这些频繁的人事变动,不仅导致企业内部人心惶惶,还使得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

  新上任的管理层往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熟悉公司的业务和运营情况,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

  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不畅,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导致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内部管理问题,使得英特尔在面对外部市场的激烈竞争时,难以迅速做出一定的反应,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面对重重困境,英特尔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局势,重回巅峰。然而,这些努力能否让英特尔成功摆脱困境,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2024 年,英特尔宣布计划裁减公司 15% 的员工,共计超过 1.5 万人,这是英特尔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裁员 。

  此次裁员涉及全球多个地区和部门,包括美国、以色列等地。在以色列,英特尔是当地最大的私营雇主之一,此次裁员行动对当地的就业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英特尔还对销售和营销集团(SMG)进行了大幅成本削减,目标是将成本削减 35%。这一举措主要通过减少职责重叠的职位、削减营销预算和简化计划来实现。通过这一些措施,英特尔预计在 2024 年下半年至少能节约 1 亿美元,在 2025 年上半年再节省 3 亿美元。

  暂停向股东派发股息,这一举措旨在节省资金,以支持公司的业务转型和技术研发。

  英特尔还对其房地产资产进行了调整,计划在年底前减少或退出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房地产。

  例如,公司已将其位于英国斯温顿的欧洲总部大楼委托商业房地产代理公司负责出售。这些成本削减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公司的员工和业务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英特尔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将原有的网络站点平台事业部、物联网事业部和连接事业部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网络和边缘部门,由 Nick McKeown 担任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领导该部门的工作。

  同时,成立了新的软件和先进的技术事业部,由 Greg Lavendar 担任首席技术官(CTO)和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管理该事业部以及英特尔实验室。原首席架构师 Raja Koduri 则负责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部门(AXG),专注于英特尔独立和集成 GPU 以及 HPC 使用的加速卡的研发和推广。

  英特尔还对其芯片代工业务进行了重大调整,计划将其剥离为独立子公司,即 Intel Foundry。

  这一举措旨在让代工服务与别的业务在财务上分隔开来,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各自的盈亏状况,同时也能让代工业务更自由地与其他公司合作,寻找更多的资金和业务机会。

  为了逐步优化业务布局,英特尔还暂停了在波兰和德国的芯片制造基地扩张计划,将资源集中投入到美国本土的制造投资项目中,如亚利桑那州、俄勒冈州、新墨西哥州和俄亥俄州的项目。

  在产品战略方面,英特尔提出了 “AI PC 加速计划”,旨在推动 AI 技术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该计划于 2023 年 10 月启动,截至 2024 年,英特尔 AI PC 计划的 ISV 合作伙伴已超越 100 家,已开发的 AI 加速功能更是超过了 300 项。英特尔还不断加大对 AI 芯片的研发投入,推出了如 Gaudi 3 等产品,试图在 AI 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英特尔获得了政府的全力支持,拜登政府授予了英特尔高达 30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为美国军方制造芯片。这不仅为英特尔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其在军工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市场合作方面,英特尔积极寻求与别的企业的合作机会,以拓展业务领域和提升技术水平。

  2024 年 6 月,英特尔与阿波罗达成协议,阿波罗将投资 110 亿美元收购英特尔位于爱尔兰的 FAB 34 工厂相关合资公司 49% 的股权,英特尔将保留 51% 的控股性股权。

  合资公司将负责为英特尔的产品和代工工厂生产晶圆,此次交易将使双方能够重新部署业务的别的部分,以支持各自的战略发展。英特尔还与亚马逊云服务(AWS)展开了深度合作,共同投资定制芯片设计,Intel Foundry 将在 Intel 18A 上为 AWS 生产 AI Fabric 芯片,还将在 Intel 3 上生产定制的 Xeon 6 芯片。

  市场上曾传出高通、Arm 等公司有意接触英特尔,探讨收购事宜。虽然这些传闻尚未得到证实,但也反映出英特尔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积极寻求改变的决心和态度。通过寻求外部支持与合作,英特尔希望可以借助各方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业务的转型和发展。

  在移动计算时代来临之时,英特尔因固守 x86 架构,拒绝了苹果第一代 iPhone 芯片订单,此后虽推出 Atom 处理器,但未能在移动市场取得成功,最终在 2016 年取消智能手机业务。

  这一决策使得基于 ARM 架构的竞争对手在移动领域占据优势,并且 ARM 架构还逐渐蔓延至笔记本与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却没能及时做出有效应对,错失了移动计算革命的机遇。

  在技术决策上,英特尔同样表现出短视。在 EUV(极紫外光刻)技术应用上犹豫不决,虽然收购了 ASML 股份,但却没有充分的利用 EUV 设备,导致 10nm 制程多次推迟,后续 7nm 制程也延迟。

  这使得英特尔在制程技术上逐渐落后于台积电和三星,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失去了竞争优势。英特尔长时间坚持 IDM(集成器件制造)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过去为英特尔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加速的今天,却限制了代工业务的灵活性。

  尽管后来推出代工服务,但由于前期的决策失误和技术瓶颈,代工业务长期处在亏损状态,未能为公司带来预期的收益。

  英特尔早期曾有 Larrabee GPU 项目,但后来该项目被取消,这直接引发英特尔错过 GPU 和 AI 市场的发展先机。

  尽管之后英特尔收购了多家 AI 公司,但整合效果不佳,在 GPU 和 AI 领域与英伟达的差距慢慢的变大。英特尔在技术创新上的滞后,不单单是研发技术能力的问题,更是公司战略决策和创新文化的问题。

  长期的市场领头羊让英特尔产生了傲慢情绪,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的敏感度降低,缺乏创新的紧迫感和动力。在内部管理上,过于僵化的体制和决策流程,也限制了创新思维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快速应用。

  英特尔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它既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机遇。

  从挑战方面来看,英特尔在技术创新、市场之间的竞争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

  在技术创新上,虽然英特尔加大了对先进制程技术和 AI 芯片的研发投入,但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追上竞争对手,如台积电在制程技术上的一马当先的优势以及英伟达在 AI 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非易事。研发技术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还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和技术的沉淀,英特尔在这方面已经落后,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迎头赶上。

  在市场竞争方面,PC 芯片市场和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AMD、英伟达等竞争对手不断推出高性能的产品,抢占市场占有率。英特尔需要在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以应对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压力。

  然而,在新兴市场领域,如物联网、5G 等,英特尔也面临着来自众多新兴芯片企业的竞争,这一些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给英特尔的市场拓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频繁的人事变动和决策缓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战略执行能力。英特尔要建立稳定的管理团队和高效的决策机制,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只有解决好内部管理问题,英特尔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市场的挑战。

  随着全球对高性能计算和 AI 技术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英特尔有望在这些领域找到新的增长点。

  英特尔在 AI PC 领域的布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AI PC 加速计划” 的推进,有望推动 AI 技术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英特尔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在数据中心领域,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英特尔可以凭借其在数据中心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

  英特尔还能够最终靠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别的企业的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英特尔获取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市场信息,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英特尔与阿波罗、亚马逊云服务等的合作,为其带来了资金和业务机会,有助于其在代工业务和 AI 芯片领域的发展。

  英特尔能否走出困境,重铸辉煌,重点是其能否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和技术创新。

  这需要英特尔在管理、技术、市场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提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如果英特尔能够成功转型,将加剧市场之间的竞争,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反之,如果英特尔继续衰落,芯片行业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其他竞争对手将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作为曾经的芯片行业霸主,英特尔的未来发展可以让我们持续关注,它的兴衰也为别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6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加大的风险,引发的经济衰退更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 方大为:我认为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护万家灯火 铸无畏警魂——追忆原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许喆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 题:护万家灯火 铸无畏警魂——追忆原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许喆新华社记者黄江林这是许喆生前的肖像照片(资料照片)。

  喜茶被投诉“23元一杯奶茶30块冰”店员回应:冰多因为有青稞(九派新闻)#喜茶#冰块

  老人上坟引山火烧死村民67只羊,至少损失13万元,无力赔偿。镇政府: 两地政府凑8万补偿,但对方嫌少没谈妥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不断讨好美国“倚美谋独”的当局被狠狠打脸——台湾地区被加征32%关税。靴子落地,台湾民众怒斥:台积电白给了,武器白买了,结果还被美国征收32%高关税。

  近日,本市多区发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公告称,2025年4月15日至2025年10月15日为2025年人工影响天气主作业期,实施高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全年开展火箭人工增雨(雪)作业。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文/陈祥编辑/漆菲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公开承认,乌军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Belgorod)境内活跃。他在当地时间4月7日晚的视频讲话中鼓舞全国军民斗志:“我们继续在敌方领土边境地区开展积极行动,这绝对是正义的——战争必须回到它起源的地方。

  这些食物被叫“毁肾王”!其中一类肾毒性超强!不少人曾吃过,以后千万别乱吃了

  因为相信它们能“清热解毒”、“降火明目”,有不少人曾生吞过动物的胆,比如蛇胆、鱼胆!殊不知,动物胆汁中的有毒物质就储存在胆囊内,人在服用后,有可能引起多脏器损伤,包括肝衰竭、肾衰竭。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处心积虑,发展运用本国在华人员,大肆开展间谍情报活动,持续窃取我国国家秘密,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近日,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成功摧毁菲律宾间谍情报机关在华布建的某情报网络,依法拘捕三名涉嫌在我国境内从事间谍活动的菲律宾籍人员。

  光华数智产业研究院(专业数字化的经济、智能经济产业研究服务机构)执行院长,提供国家级项目申报辅导、产业规划、市场调查与研究、营商环境评价及培训等服务

  冀ICP备2021014762号-2